弹指间,三十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三十年来,毕慧在北京星海钢琴集团管乐器厂从事着巴松这一制作与演奏都难以驾驭的西洋管乐器的检验工作。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当严格的标尺,在北京管乐器厂这块无垠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巴松,捧给了艺术,用严格播种着标准,用精准浇灌着巴松,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情系企业,发挥余热
毕慧在巴松界内是“招牌人物”,顾客眼中她是品牌的象征,是质量的保障,领导眼中她是信得过、靠得住的技术能手,同事眼中她是说话算数、一个顶俩的老大姐,年轻人眼中她是头顶光环、无所不能的多面手,而她自己却说:“我只是热爱巴松,热爱艺术的一名普通职工„„”。同时她也是热爱企业的,当她得知企业还需要她时,不顾家里重病的婆婆,毅然接受了企业的返聘邀请。每天准点出现在工作台上,风雨无阻。尽管现在她的婆婆因病住在重症监护室,她还是坚持上班,直到下班了她才匆匆忙忙赶到医院。虽然很赶,虽然很忙,虽然很累,但是她说,我在管乐器厂干了一辈子了,我的根在这里,我喜欢在这里,我现在还能为企业发展发挥余热,我感到十分荣幸。
毕慧与管乐器厂可以说是渊源颇深,人生的大半生时间都与管乐器厂分不开。出生于艺术世家的她,从小学习小提琴,高中开始师从中央乐团巴松演奏家刘奇老师学习。对乐器要求甚高的她认为北京管乐厂生产的巴松质量好,音准、用的舒适。她从接触巴松到现在半辈子了,用的巴松都是北京管乐器厂生产的。所以当年管乐厂招聘巴松制作工人时,她毫不犹豫的加入了,从此就扎根在北京管乐器厂了,并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获得了管乐器制作工种的二级资格。谈起毕慧来,北京管乐器厂的领导用八个字概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
做好一架沟通无阻的桥梁
三十年如一日,毕慧在巴松制作舞台上不断磨砺,以过硬的技术为公司解决了一道道难题。
巴松的音域较为宽广,表现力强,吹奏技术技巧难度很高,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巴松不同于其他乐器,没有标准化生产,十分人性化,要保障其质量,在出厂前的抱管吹验的过程十分重要。只有通过抱管吹验,才能知道是否会出现音不准现象,以及这个现在出现在高音区、中音区还是低音区,找到解决方式;也只有通过抱管吹验,才能知道这只巴松是否有漏气现象,音键是否根据其功能各司其职,严密度是否合适……。这就要求检验员必须会吹奏巴松。只有会吹奏的制作者,才能深刻了解顾客所需,才能将顾客的需求与感受与产品的制作工艺有机结合,使产品的设计最大程度上与顾客的感受相契合,这些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能做到这样的人微乎其微,但是毕慧就能将这做的很好。她是缩小制作着与演奏之间差距,是使二者沟通顺畅的桥梁。
在长期的检验过程中,毕慧自己总结了眼观、触感、耳听的三步曲,并且每一步都能查处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有一次,西班牙的顾客反馈意见到经销商,反映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但是当地的检验师父却无法确定问题的所在,最后只能将吹奏视频传送到北京管乐器厂,请毕慧检验。最后根据她的观看,提出产品出现问题是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成功解决了一起贸易纠纷。
由于巴松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北京管乐器厂自建厂基本生产的是一种型号的产品。但是鉴于为了丰富产品品种,扩大市场份额,设计研究部门决定研发生产学生型巴松、儿童型巴松、小巴松和高档巴松四种类型,满足不同类型顾客需求。为了使这四种型号区别明显,针对性更强,毕慧与设计部门一起,废寝忘食的进行研究。她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奏经验提出修改手托角度、顶丝位置等意见,使现在的产品与使用者的手大小更加贴合。目前管乐器厂的这四种巴松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并且远销欧洲和日本。
言传身教中彰显人格魅力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毕慧数十年如一日,给身边的年轻人免费做“导师”。工厂里的“传、帮、带”就是高校里的“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他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如何让年轻人所学有用、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她却是行家里手。她说:“学这个技术,好老师是关键,既然我是师傅,那就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徒弟。”她将自身掌握的巴松制作和检验技能亳无保留地传给了车间的年轻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