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但苦于自己不懂音乐,只能用一些硬指标来衡量,例如练习时长、得奖情况和考试等级,而忽略孩子对乐器是否感兴趣。这种对技术性的关注远超过了对音乐性的关注,成为普遍现象。
今年年初我应邀到中国四座城市的七所音乐院校讲学。讲学时,我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这首曲子吗?为什么?有很多人回答不上来,或从来没去考虑过。音乐作品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是一篇作业,一项任务。我跟他们讲,现在你已经会弹,音对了,谱背了,就像话剧演员拿了一个莎士比亚的剧本,台词都能背了,但就是不知道这故事讲的是什么,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吗?
近年来随着国内钢琴热升温,琴童们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些小孩每天要练习三四个小时,更有甚者一天八九个小时。我不禁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感到担心。在欧洲,除非有特殊才能,老师一般不建议七岁以下的孩子学习乐器,相反,他们认为孩子要在游玩中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钢琴在西方并没有在国内吹捧的种种奇效, 跟画画、踢球一样,学钢琴只是兴趣爱好中的一种,欧洲家长们一般会根据孩子的个人意愿来决定是否学琴,一旦学习开始,他们不会进入课堂旁听,更不会做笔记,孩子完全掌握学习和练习的主动性。 欧洲家长们也不太在乎孩子们的进度,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们的心理感受。下课后,家长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享受你的钢琴课吗?”所以英文的弹钢琴是玩钢琴(play piano)。我在讲座中也多次强调趣味的重要性,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只有从学习钢琴里得到乐趣的人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在对“弹钢琴开发智力”的妖魔化宣传前,我想大家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训练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没有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但苦于自己不懂音乐,只能用一些硬指标来衡量,例如考过了几级,比赛拿了什么奖,一天练多少小时等。这都没有错,但如果这成为学习音乐的唯一考量标准就很糟糕。导致家长在一起就是比较炫耀,最后孩子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手指啪啪弹得飞快,考试的曲子倒背如流,别的曲目没怎么接触,弹出来的乐曲全是一个味道。
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真正能当上演奏家的万中无一,学钢琴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只是一个爱好而已。正如我们的孩子去学游泳,只要掉水里不沉下去,还能扑腾两下子,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就足矣,很少有人会要求孩子的姿势与奥运会队员媲美,速度与世界冠军看齐。那为什么到了学钢琴就非得去较劲呢?
技术的确很重要,但技术不等于品位也买不来修养,所以我们要警惕钢琴土豪。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就像考级、比赛应该为音乐培训服务一样,它们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