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触到的钢琴被称为“现代钢琴”,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起初的钢琴与今天的钢琴有很大的不同。呈然,现代钢琴与起初的钢琴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但击弦机却是钢琴的起源,本文就三角钢琴击弦机的演变与发展作一论述。
当今世界公认,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弗利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克里斯托弗利在那时只发明了钢琴的击弦机而已。从今日复制的克里斯托弗利1709年的钢琴来看,其理由有三:一是此琴的外形与当初的庆巴罗琴几乎一样,乃至此琴的名称仍叫“庆巴罗琴”;只不过在名称前加了一段定语即,“可以发出强音和弱音的(庆巴罗琴)”予以说明;二是此琴内在结构除击弦机外,其它构造如,弦列、共鸣板、张弦系统、键盘与音域,都与当时的庆巴罗琴几乎一样;三、此琴唯一的改变,只是将庆巴罗琴的拨弦机械改造为击弦机械,成为貌似庆巴罗琴的“新琴”。然而,这个“新琴”已是击弦键盘乐器了,而非拨弦键盘乐器了。这个“新琴”在音响效果上有了明显的反差,由此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正因为克里斯托弗利那时发明了击弦机,并使用在庆巴罗琴上获得意想不到的音响和音色效果,才开创了键盘弦乐器的革命和演变。在键盘弦乐器革命中,击弦机的出现与演变尤为重要。今天我们研究击弦机的演变过程,无疑对钢琴发展的再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纵观钢琴击弦机出现后其演变过程,笔者认为它经历了发明、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即从1709~1771年为击弦机的“发明阶段”;从1772~1820年为击弦机的“发展阶段”;1821年至今为击弦机的“完善阶段”。
就击弦键盘乐器而言,在西方1709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据有关资料显示,对击弦键盘乐器有图片和文字记载约在1440年。那么,为什么那时的击弦键盘乐器没有被称为“Pianoforte(钢琴)”呢?首先,那时的击弦键盘乐器没有配置独立的击弦机械。当时的击弦键盘乐器其键盘机械十分简单,简单的甚至于不能称之为键盘机械。它只是在琴键后端竖立一根“切分音棒”,作为击弦的唯一机件。其次,弹奏者击键力度的大小对琴声音量的变化影响很小。从图一中可以看出,这种简单的键盘机构,其击弦机制只有一个杠杆在作用。根据杠杆工作原理,这种仅凭键杆前后臂的比例来确定击弦距离与击弦运动速度及击弦力度的击弦机构,任凭弹奏者击键力度有多大的变化,都不会对琴声音量的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
况且,当时人们对这种击弦键盘乐器的评价是“发出特别轻柔微弱之音,于是可弹出温馨而富感情的音调。故此种乐器成为德国和北欧所喜用的家庭乐器”。这种只能发出弱音而不能发出强音的击弦键盘乐器,也就没有被人们称作为“Pianoforte(钢琴)”,只起了一个“Clavichord (克拉维卡)琴”的名字。从后人绘制的克里斯托弗利在1709年制造的钢琴键盘机械的示意图来看,着实是一付实实在在的键盘机构。它由两个独立的机构组成——键盘总程和击弦机。这种键盘机构的设计具备了现代钢琴键盘机构的形式,击弦机结构具备了现代钢琴击弦机的雏形。在 1709 年之前是没有的,或者说还没有出现过。
从击弦机结构上看,它由三个主要构件——联动杠杆、弦槌和制音杠杆(也是现代钢琴击弦机所具备)巧妙的结合。从击弦机工作原理上看,几乎与现代钢琴击弦机一样,通过一系列杠杆运动对人们手指弹奏的“力”进行放大转换,在不改变下键深度的情况下,改变弹键的力度,就可以改变弦槌击弦的速度,既可改变琴音的响度,以增加琴音的表现力。在当时这一巧妙的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创造。从此,钢琴击弦机进入了它的发明阶段。